創作相關經歷 :
張自立,1976年出生於陶藝之都 -鶯歌,自幼跟隨父親三樂大師學藝。從1991年精研陶藝創作與釉學,致力結合藝術與科學方式,將傳統與現代風格展現無遺。
作品以手工拉坯方法製成,技術水平及製程要求甚高,造型線條簡樸尋味,佐以獨特經典的窯變色彩完美呈現,成就古色古香之特色手拉茶藝品。
2000 榮獲臺灣勞工金輪獎陶藝組藝文獎項
2010 榮獲臺灣鶯歌博物館年陶瓷新品展入選
2010 榮獲第31屆台塑運動會文藝手工類第一名
2010 掌心壺取得中國大陸及臺灣新型專利證書
2010 自由時報專訪-創新研發無把手無嘴給水壺
2011 榮獲臺灣鶯歌博物館陶瓷新品評鑑展入選(鶯歌燒認證)
2012 榮獲台塑關係企業第32屆運動大會文藝作品展手工藝第一名
2013 榮獲第七屆臺灣OTOP生活工藝產品設計首獎
2014 湖南長沙萬科紫台非物質遺產保護系列個展
2014 榮獲第四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入選獎
2015 榮獲第五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入選獎
2016 鶯歌陶都方寸大仟個展
2016 榮獲第六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入選獎
2017 方圓美術館臺灣陶藝家壺藝聯展
2018 臺灣茶器聯展
作品名稱 : 梅開蒼松同心壺組
泡茶種類 : 皆適用
創作理念 :
以代表寒冬中仍屹立不搖的松與梅為創作。注一壺熱水,詩人松下獨酌,四季更迭,歲寒之松亦友亦堅定,君子風骨,飛鶴昂首立足壺身。月色下、茶香起,數枝梅凌寒獨自開,以堅忍不拔的梅花造型蓋紐呈現,象徵五福臨門之意。輕輕飄落杯內的花瓣,如湖邊倒影梅花皓白純潔,又如同天上繁星般耀眼,使茶湯茶色在梅白上更顯清新,茶香間彷彿散發梅香。
創作技法 :
創作過程以陶會古人,用雙手的溫度,手拉土坯將閒情燒出,還原燒基礎調整,捨「釉」彩元素展現原色,窯變獨特風采,自然保留古色古香,不上釉維持土坯氣孔活性,茶湯在壺中自然呼吸,提昇品茗之多重味覺。
壺身內附陶瓷濾心(內膽),可不用再透過勻杯使用,提升便利性與安全性,一壺多用。「同心」作品除具備優美造型提供觀賞外,更兼具功能及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