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         加入我的最愛         網站地圖         聯絡方圓        
將軍在地的文化,方圓用心經營在地的故事,如同遂園般發揚方圓百里 方圓美術館烏克麗麗社團招生中,歡迎您前來旁聽與參加唷!! 方圓2020-2021年度藝文展覽空間,開放申請囉!http://www.fy-mofa.org.tw/admin/index.php
  >  最新訊息 > 最新消息 > 2018臺灣茶器聯展 - 吳明儀
2018臺灣茶器聯展 - 吳明儀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噗浪 分享到Twitter
創作相關經歷
1. 中華方圓茶文化學會 顧問
2. 苗栗柴燒陶藝創作協會 顧問
3. 亞太茶陶研究所 碩士、講師 
4. 亞太評茶師、高級評茶員
5. 臺灣工藝之家、大墩工藝師
6.「文生窯」傳承製陶第二十四代 
7.  2017 台灣陶藝家壺藝展
8.  2018 臺灣茶器聯展

作品名稱 : 臺灣龍罐奉茶席    

泡茶種類 : 高香且無瑕疵茶類,如比賽獲獎茶,包種茶、高山茶等。

創作理念 : 
「龍罐」為臺灣早期茶器代表,也是臺灣奉茶的常民文化。龍罐為裝飲水容器,尺寸通常大,也較粗重。以目前臺灣茶藝發展的小壺泡茶席,大茶壺並不適用於茶席司茶使用,有鑑於此創新思考,以代代傳承的製陶技術-車做(手拉坯) 祖父1940年代製作之龍罐為形,應用當時製作技法與特色,製作壺容量約200CC大小,適合應用於茶席上司茶使用的茶壺,名為「臺灣龍罐奉茶壺」

創作技法 :
形制與特色說明如下:
形制 : 
壺身廣腹,打底(一捺底)無釉,開口向上,崁蓋,蓋面凹中間有扭,二彎流壺嘴,提把為硬提把(固定)與軟提把(活動)兩種。
特色:
經查訪,茶壺出湯回水時能斷水不滴流,這是普遍茶人擇壺的標準,也是司茶時重要的要求。針對茶器影響茶湯進行實驗研究,找出茶器影響茶湯之因素,透過不同材料選擇與應用,配合燒成溫度,改良傳統茶器在泡茶上的錯用與缺失,設計製作三種不同茶壺,依不同特色茶類在泡茶上的應用,利用陶瓷茶壺影響茶湯之特性,能讓茶湯更完美表現,這三種茶壺分別為:1號壺、2號壺、3號壺。建議用來泡的茶類分別為:
1號壺:高香且無瑕疵茶類,如比賽獲獎茶,包種茶、高山茶..等。
2號壺:無明顯瑕疵的茶,一般茶類皆可應用。
3號壺:剛焙火有火味,或炭火味較重,如凍頂烏龍茶,岩茶等。有陳味之老茶、後發酵普洱茶等。有苦、澀味之茶類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