鏤現壺韻、鴻“壺”薪傳

展覽日期 : 2015/1/3-2/28
開幕茶會 : 1/11(日) 14:00   

山上的孩子,城裡打拼
       14歲便開始學打金的陳水林,來自烏山頭山區一個家境貧苦的孩子,其實一剛開始並沒料到自己會走上金工這一途。許是山上的日子真的太苦,沒有回頭路走,所以比別人更加用心勤奮學習,退伍後以6萬塊資本額開起工廠,民國67年(1978),十幾坪大的住家兼工廠聘了兩個學徒,就這麼打拼起來。

金銀人人愛,茶壺更彰顯尊榮
       黃金,最能反映景氣榮衰,那是一個契機,民國70年左右,陳水林開始嘗試製作金、銀茶壺。最初主要製作泡茶用的茶壺與杯盤整套的茶具,以及碗筷、湯匙、敬神明的供杯等,時逢景氣正好,金碗筷更是不少大戶人家製作為傳贈子女之物,是當時榮景的最佳見證!

從4杯、6杯到大型煮水壺
      從以前只承製小的泡茶壺,到現在的大型銀製煮水壺,差異可不是只有茶壺的「小」與「大」,當中卻也有段歷程。相較於日本早就發展出儲存開水用的純銀水壺或煮水壺,台灣傳統的金、銀茶壺多為4杯、6杯或8杯的小茶壺,他看準很多顧客在擁有了多支小茶壺後,勢必會從小茶壺「玩」到大茶壺的心態,因此洞燭機先,約3、4年前開始製作了1000cc以上的煮水壺。
       而煮水壺在陳水林不斷提升工法與精益求精下,樣式更多樣細緻,「如果是日本銀壺的藏家,或有在玩銀壺的,就會知道一把銀壺的價值,與壺面的紋理有很大的關聯性,有時候並不是看它紋理的多少或是密集度,而是看工法的複雜程度。」以南瓜造型的銀壺說,只見壺身上方雖無繁複的圖騰,線條卻十分扎實分明,這可是要花費相當的鎚打功夫,才能呈現如此俐落又具時尚感的紋絡,搭配上銀的純厚色澤,誰說一定非得複雜圖騰的鏨雕,才能呈現出銀壺之美?
       而『壺中壺』更是絞盡腦汁,如何在鏤空雕花的外壺再塞進另一壺呢?期間困難度都是要以累積來的經歷一一克服,更曾在壺內濾網上鏤上「福」字,讓客戶大為讚嘆,就是如此善用巧思並搭配精湛工法的功力,不只在製作上,也包括了對市場潮流的洞悉力。

趕上台灣榮景,大膽獨創「黃金屋」
       民國70到80年間,台灣景氣蓬勃,百業興昌,生意間餽贈致匾的需求也大增,考量到當時傳統木匾佔空間,陳水林開始打製金匾,解決了掛匾的問題,同時兼具保值又體面,而其時時機正好,房地產熱絡,也打造了「黃金樣品屋」,既可保值、又可作為「入厝」之收藏品。
       雖然客製化商品很多時候只能讓他展現精湛的金工技藝,而未能讓他發揮他的創新,但他敢突破、勇於嘗試的個性,儘管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中,仍有一片屬於他自己的舞台,但也有感於傳統工藝的後繼無人,毅然決然在兩個孩子畢業後開始傳承他所學的手藝。歡迎各位前來欣賞金雕銀雕之美。

Image